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

校长来了丨如何看待双减下的高分现象?成都金牛实外中学校长廖政安:中性看待子女成绩

来源:封面新闻

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实习生 梁馨月

从6月开始,家长的神经就被各种摇号、考试、录取所牵动。6月底,全国各地高考、中考成绩相继出炉,其中,双减后的第一场中考,更是引发了家长、社会的多方思考。如何面对自己家、别人家孩子的分数?如何理性看待双减下的高分现象?孩子的学习有没有提升空间?7月7日,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成都市金牛区实外高级中学校长廖政安。


中考涨分:

成都全市中考平均分上涨10分左右

上周,北京等地中考一分一段表的出炉,让家长圈、教育圈产生热议。不少网友还晒出了北京中考题,跃跃欲试。尤其是第一道选择题:在不同的图形里选出圆锥体,在朋友圈响应热烈:“原来,初中毕业20年的我,还能秒做、还能做对。”

此前,成都市亦公布了中考分数线。主管部门也对今年中考题目的难易程度调整进行了说明。“2022年,成都市中考升学总分为710分,较2021年增加10分。为落实‘双减’工作部署,2022年中考试题难度‘总体稳定、适度调整’,全市中考平均分上涨10分左右。”

计划增加

公办省重学校招生计划增加4000余个

虽然今年成都中考升学总分增加10分,但省重线较2021年下降2分。具体到分数位次,2021年省重线为9062位;2022年省重线为12679位,位次下降3617位,降幅明显。

在涨分的同时,成都市启动了实施普通高中扩容提质工程,“四七九”三校七区等“5+2”区域优质普通高中学校(校区)挖潜扩招,公办省重学校招生计划较2021年增加4000余个,增幅为27%;同时,着力推进公民同招,成都外国语学校等优质民办普高共有3000余名计划纳入省重批次招生。以满足学生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。


高分现象解析

东方文化对子女教育天然的重视

今年不少地方中考分数的上涨,一是双减后对中考题目难易程度的调整,二是生源质量的普遍上涨。“高分现象的出现,跟东方社会对子女教育由来已久的重视有深刻的关联。可以说,非常多的中国家长除了工作以外,把全部的精力都聚焦在了子女教育上面。”廖政安表示, “单独就考试来说,当下,不论是学校教育、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机构平台等,对考试本身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。以高考为例,无论是大学教授还是中学老师,对试题、知识点的分析之透彻,讲解之精辟,已经非20年前能比拟。”从这点来看,中考、高考高分的出现跟我们社会的发展、教育的发展是同步的。

父母要中性地看待子女成绩

家长对子女成绩的聚焦,既有好处也有不利。“对这样一种情结,要中性地看待。”好处可能不少人都能认识到,不利的地方,非常值得提醒家长:第一,父母过于聚焦子女的成绩,会导致部分孩子因为过于关注自己的成绩,而执着于一两分之差。“怕错,往往会造成学生的紧张,进入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心理不一定能承受。”

第二,父母过多地专注于子女的成绩,可能会损伤一些孩子的健康,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,亦会降低家庭的幸福指数。

在面对分数的时候,我们往往会看到别人,这就是大众说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要求自己的孩子,其实是不具有参考性的。那么面对高分“起串串”的现象,首先建议家长调整各自的心态,客观看待孩子的成绩;更重要的一点,廖政安表示,是要认识到“双减”国家政策出台的背景,“教育现在行驶在了一条高速公路上,是必须要刹车的。双减是为教育降温,是整个教育生态体系的一次调整。不过,是急刹还是缓刹,这对管理者是一大考验。”他强调,“有一个观念家长和学生都应该认真清醒地认识到,那就是终身学习,不要把一次考试看成是终结性考试。”

另外,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,在场景中学习知识的运用,也会越来越重要。“要让孩子走出教室、走向大自然、通过真实感受获得知识。”

让学习真实发生

精准输入、深度消化、多元输出

但是,不能因为别人家的孩子都优秀,我的孩子就走向另一个极端——“放弃治疗”。孩子的学习是能够提升的。首先,学生要有想学的冲动。他举了自己身边学生的例子。用十年时间从一名专科生逆袭成为了一名川大研究生。专科毕业走上社会,了解认识了工作的艰辛,有了改变和提升自己的想法动机,进而开始学习,在学习中找寻方法,找到自己的学习路径,然后一步一步专升本、考研,“这个过程很辛苦,要看学生想不想学、会不会学,能不能坚持。”


廖政安和学生涂婉童在一起

学生有了目标驱动,还要有实现目标的路径。现在的教师对教学的布局越来越优化,学生紧跟老师步骤,高分的出现也不是偶然。“顶尖学生的优秀完全能超越自己的老师。” 廖政安所教的班,高考数学平均分曾经达到了140分以上。对普通的学生而言,方法比努力更重要,这就是廖政安说的,让学习真实发生。“一遍一遍地刷题抵不上一次有用的输出。”他拿现在的高中复习和20年前比较,得出结论,方法的优化,提分并不是难事。

20年前的高考复习,高一一轮复习、高二二轮复习、然后专题,讲究不断重复。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——高一通过一轮复习夯实基础,让知识的输入一次成型,学生到了高三进行深度学习,再通过朋辈学习的方式——自己上台讲,让学习真实发生。

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精准输入、深度消化、多元输出。”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青海资讯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转发到:
拓展阅读
  • 记者 | 李宇欣部分资料源自《中国新闻周刊》《三联生活周刊》教师负担的话题,从去年一直持续到了今年“两会”。讨论的重点也很明确:学生都“减负”了,按理说老师们的事情就该少了,为什么老师的负担依然减不下来?在今年“两会”上,全国政协委员、民进[全文]
    2024-04-01 02:47
  • 河北三名中学生杀人事件性质非常恶劣。以前的未成年人恶性案件,大多是辍学的学生干的——曾经的镜头,出来法院相视一笑:果然没判死刑!而这次是在校生干的:整天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孩子,怎么变成了杀人恶魔?他们的成长轨迹是怎么样的?什么样的土壤才能生长[全文]
    2024-03-27 02:48
  •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,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为438万,较上年下降36万。2024年3月12号考研国家线公布,今年首次把学术学位类和专业学位类共同划线展示。为方便不同类别的考生查看,本文按往年的形式将国家线分开展示。一、2024年国家线1.学术[全文]
    2024-03-14 02:48
  • 俗话说“金三银四”,三月份正是用人单位招聘和大学生求职的旺季,各地纷纷组织招聘活动,各高校即将毕业的同学们也踏上了求职之路。上海举办系列招聘会设答疑区助力求职者从2月底开始,上海市陆续举办“乐业上海优+”系列招聘会。招聘会上“政策咨询专区”[全文]
    2024-03-12 02:16
  • 全文长 1300 字,阅读大约需要 2分钟作者 | 黄国臣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惠州大亚湾小学副校长尊敬的老师们,亲爱的同学们:大家早上好!按照传统习俗,只有过完元宵佳节,也就是正月十五,“年”才算真正过完。但我们全体师生人勤春也早,正月十一就[全文]
    2024-02-25 02:44
  • 关于山东省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(初试)成绩公布有关事宜的公告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,经研究决定,我省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(初试)成绩于2月26日12:00起陆续公布。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:一、招生单位负责公布初试成绩。届时,[全文]
    2024-02-21 02:47
阿里云服务器
腾讯云秒杀
Copyright 2003-2024 by 青海资讯网 qh.sczixun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